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

48hr

由於深感平日過於晚睡,我決定在前幾天開始調整生理時鐘。但我發覺難度真的不低,尤其當你的身體已經習慣先前的睡眠時間更難。

我姑且稱這個計畫為"褪黑激素分泌正常化與生物生理狀態記憶性耦合實驗",整個計畫的宗旨簡單說...就是做個早睡早起的好青年...。基於大自然定律,要將我晚睡的毛病改掉,我必須要給定一個緩衝期,也就是每天提早一點睡。但由於所需耗費時間過長,於是擬定了另一個計畫。"No buffer, just sleep quite early.",亦即每天11點左右睡覺。但這是比較激進的手法,因為我沒辦法說睡就睡,因此我第一個晚上索性不睡了,打算等到第二天再睡。

世界上最痛苦的事,不是愛情,而是拖著一晚上沒睡覺的身軀,迎向第二天的挑戰。(看來伏爾泰沒熬過夜,因為他認為世上最痛苦的事和愛情有關。)一晚上沒睡真的很累,但我發覺事情沒那麼難熬。第二天是會很累沒錯,但真正讓你想睡覺的時刻並不多。我大概記錄了一下讓我想睡的時刻,也只有早上7、8點、中午和下午2點左右。只要撐過那些時間,我的腎上腺素會自動分泌,讓我重振精神。

雖然第二天成功在11點前入眠,但困擾我的是第三天。第三天晚上,可能由於身體的時差沒真正調整過,結果又是失眠一整晚。今天...是第四天。由於前幾天沒睡好,已經讓我頭有點痛了。看來今晚是我的D-Day,不是睡魔死,就是我死。

這次的結論是,下次還是以正常方法來改善睡眠會比較好。激進派總是沒好下場。最後,我必須承認,最近post一些跟睡眠有關的文章和我睡不太好有關。

沒有留言: